9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院士在我校莲华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为我校200余名师生作题为《重大工程关键材料产业化技术》的学术报告。校长周荣、副校长彭金辉出席报告会。
周荣校长主持报告会,代表学校对干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干勇院士在学术报告中详细阐述了近期我国自主研发创新的、取得核心技术突破的重大工程用高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主要产业化技术,包括高性能碳纤维,高品质特殊钢和半导体照明材料与芯片等18项新材料关键技术。干勇院士表示,材料、尤其是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保证,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中国工业化中后期任务艰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型产业发展壮大、重大工程如火如荼,都需要材料的研发途径和能力进行革命性转变和大幅度提升。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化技术发展趋势是在“材料基因组计划”进行新材料设计的基础上,采取“分子制造”概念,在更短研发周期、更理想的材料性质方面取得进展。

干院士指出,中国高端新材料产业化核心技术正在进入重点突破的创新阶段,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产业化空间巨大。抓住机遇,今后5至10年中国在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功能材料发展方面一定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学术报告后,干院士现场回答了师生的提问。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风范赢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干勇院士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材料冶金、现代钢铁流程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准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3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6人。多年来,干勇院士积极推动钢铁研究总院与我校之间的科技合作,积极促进学校学科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为我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促成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分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