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学生正向爱心书桶里放书。
本报讯 记者杨艳萍摄影报道 “把书拿去卖掉,每一本还卖不到1元钱,不划算,还不如留给下一级的同学使用。”在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的三栋宿舍楼里,几个白色的收书大桶格外引人注意,这是用于收集旧书的爱心桶,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已经用完的专业书等投放进去,为下一级同学“留下余香”。
来自昆明理工大学国土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的刘伦是这个活动的发起人和倡议者,他今年读大三。去年,刘伦和同学从呈贡校区搬往莲华校区,在搬宿舍的过程中,刘伦看到楼道里有很多被丢弃的书籍,觉得很可惜,随即产生了一个念头:“国外许多高校的专业书都是循环使用的,把用旧的专业书籍送给下一级,能节省下不少资源,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呢?”
接着,刘伦在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媒体“昆工墙”上发出了收集旧书的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学校学生会的同学也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推动此事,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学院群、各班班长宣传动员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行动。从6月中旬开始,刘伦和同伴们已经收集到约500本旧书籍。
“今年毕业,找到工作后也不想把书带走了,索性就替宿舍的同学一起捐了。”在一栋宿舍楼前,一位刚在爱心桶里投入几本书的同学说。一位外籍学生也拿来四五本书,投放了进去,他在昆明理工大学学习中文,即将毕业,知道了捐赠旧书给下一级同学使用的行动,非常愿意参与进来。因为有同学嫌抱着许多书下楼投放麻烦,刘伦还和同伴开展了“上门收书”的业务。
同学们捐赠而来的书籍不仅有专业书,还有考研和课外书,刘伦和同伴每天都会去收书,有时是几本,有时是几十本,目前他们暂时将收集到的书籍放在学生会办公室里。刘伦计划着,下半年开学设置专门的“爱心循环书屋”,“爱心书屋将面向所有同学全面开放,同学们可以到这里来看,也可以借走,我们规定期限为一个学期。”刘伦表示,此事学校给予了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下一步也会引入勤工助学的同学来帮忙管理,他们会逐步完善规章制度,爱心循环书屋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对同学们开放,届时,就有一部分同学不用再买专业书,而是继续使用学长学姐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