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形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昆明理工大学作为以工科见长的综合院校,有工学类专业60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83%,工学类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高,毕业生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培养一名出色优秀的工程师?昆明理工大学借鉴国际国内工程教育标准,构建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多措并举培养工程人才,形成特色发展。
工程专业认证和评估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蔚介绍,我国从2005年起开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全会一致通过接纳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成为该协议的预备成员,这标志着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帷幕在我国拉开。
《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目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由国家教育部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每年开展。
而土建类专业评估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针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进行,其评估要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一致。
2001年,昆明理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就已通过专业评估,2008年,环境工程专业率先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工科专业中己有10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此外,非工类的英语专业也于2007年通过专业评估。通过认证或评估的专业占昆明理工大学招生专业的15.9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前列。
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将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新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专业进行复认证,城乡规划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进行复评估。
实施“卓越计划”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国家制订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该标准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又高于认证标准。
据许蔚介绍,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已有8个专业进入国家级、4个专业进入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共计1000余名学生在“卓越班”进行培养。“卓越计划”专业占学校招生专业的12.77%。
学校依据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标准,辐射带动所有专业制定培养方案,还特别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卓越班”实践、创新类课程,加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细化了累计1年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实行预警机制实现专业动态调整
为了引入竞争机制,学校建立并启动了招生与就业联动的“红黄牌”预警机制。该机制采用抓入口(招生)和出口(就业)两个关键环节,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联动机制引入初次就业率、一志愿率、其它志愿率三个指标作为量化指标,三个指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指标。依据综合指标实行专业末位动态调整。
具体实施中:一是对综合指标排在后5位的专业黄牌预警;二是对连续2年综合指标排在后5位的专业红牌停招;三是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黄牌专业减少招生计划;四是对初次就业率高,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增加招生计划;五是对整改效果好的专业,及时摘牌,相应分配招生计划;六是对当前社会需求少,但又是社会必须的专业加强建设。
目前,学校已累计对26个专业给予了黄牌警告,对3个专业给予了红牌停招。《人民日报》2013年7月8日第13版撰文《专业好不好就业来参考——昆明理工对19个专业亮牌预警》,对学校实施专业红黄牌制度进行了报道,并以《用好就业率这把双刃剑》为题快评。
健全运行机制规范过程管理
许蔚介绍,学校对参加专业认证或评估的专业,定期开展专业自评工作。对办学状况、办学质量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估。通过采用自我举证的方式,对专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所开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自评,以检查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效果是否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有无措施保障教学过程的实施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专业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学校每年对所有专业开展专项检查,在学院自查基础上,开展抽查。对自评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学校招生办公室每年计算专业综合指标,拿出专业预警或停招初步方案报教务处审核,审核结果报主管校领导审阅并报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审议后的结果报校党委会审定、发文。学校规定被预警或停招的专业必须整改,每年需提交整改报告。对于整改合格的专业,须由专业提出摘牌申请,报党委会审定,摘牌后恢复招生。
通过开展专业认证与评估、实施“卓越计划”和建立专业预警机制,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专业声誉和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为实现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条件,推进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不仅带动了全校各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在发挥校内专业动态调整作用的同时,产生了好的社会效应。
云南网记者 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