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1月3日电 (朱红霞)在日前举行的云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会上,昆明理工大学发布了“十二五”以来该校自主创新的8项重大科技成果。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构建以有色冶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为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介绍,昆明理工大学的“大有色”优势学科群,在全国冶金、矿山行业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该校发布的8项重大科技成果是:有色冶金富氧强化熔炼及搅拌供热技术、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大型混酸介质微波加热器、复杂难处理氧化铜和混合铜矿高效利用新技术、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与应用、高效低成本钢铁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有色金属电积用栅栏型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材料、高能球磨制备片状锌粉新技术与设备。其中,有色冶金富氧强化熔炼及搅拌供热技术应用于金川复杂镍钴资源高效利用,攻克了复杂镍资源高效处理和铜镍有效分离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华介绍,学校利用云南省有色金属王国的资源优势,构建了以“有色金属冶金”为代表,地质、采矿、选矿、有色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有色冶金环境保护、有色冶金过程自动化等学科专业群,逐步在有色行业和全国范围内取得突出优势。
此外,昆明理工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明显。该校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近5年来向社会转移、扩散5000余项技术,技术转移规模占全省60多所高校的三分之二,技术辐射省内外1000余家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5000余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