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郝亚鑫 文/图)在昆明理工大学的实验室里,常有一盏灯亮到深夜——那是云岭学者郭胜惠教授在修改学生的论文。论文的批注里总写着:“论文不仅要写在期刊上,更要写在祖国大地上。”这句话是他扎根西南21年的坚守,也是他以教育育新人、以科研破难题、以产业报家国的生动注脚。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等奖项。
郭胜惠教授(左一)在实验室给学生们讲解微纳气体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作为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科带头人,郭胜惠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微波冶金、微波辅助材料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研究。1997年,他考入昆明理工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取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他始终在本科教学一线,在课堂教学中,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将晦涩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所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成果显著,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他的学生朱烨、郭永静等多人荣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双创大赛奖励。执教以来,他累计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其中11名赴美国、法国等国家联合培养,学成后这些学生全部归国效力。

郭胜惠教授在分析测试室给学生们讲解场发射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作为科研工作者,面对国内外缺乏大型微波冶金反应器“卡脖子”问题,郭胜惠在导师的带领下,不顾微波高压电的危险,从二手设备中拆解核心元件开始,逐步摸索微波装备的组装和自主设计,和团队成员持续攻关。在无国际先例的背景下,逐一解决了装备的“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技术瓶颈,实现了超大功率微波工程装备的自主研制。

郭胜惠教授(左二)在实验室给学生们讲解湿法炼锌电解液的杂质脱除原理和工艺要点。
21年来,郭胜惠在育人、科研、报国路上步履不停,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郭胜惠教授在中试车间开展微波冶金实验。
责任编辑:李美娇
https://www.ynylxf.cn/Html/News/2025/9/10/48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