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对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进行总动员、总部署,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广大师生干部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紧密相关,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齐心协力抓好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让师生们深受鼓舞,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贾东瑞教授表示,将继续按照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把“认识区域复杂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安全、破解保护和发展难题”作为育人场景和现实课堂,加强学生对国情和省情的认知,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生力军。
云南省“兴滇英才”产业创新人才、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韬教授在认真研读全会公报后谈道:“作为科研工作者,全会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考量,让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团队将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先进装备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推动云南工业持续向新向绿转型升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这是云南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华坪分队队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解夏临同学的学习心得:“作为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为期一年的支教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国家教育公平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扎实落地与积极成效。在支教过程中,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进一步坚定了我‘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信念与责任,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丁发林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我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提升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开展主题学习与实践,鼓励学生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增长才干。”
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章薰匀同学深刻认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与我们青年的未来息息相关,这不仅是国家大事,更是指引我们前行方向的灯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定当珍惜时代机遇,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积极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壮丽征程,争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
“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我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重大部署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紧密联系”,普洱学院政法学院2023级民族班徐一榕同学在主题班会上分享道:“作为民族学专业学子,我将以田野调查为笔,记录民族村寨振兴实践;用数字技术活化非遗技艺,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民族学专业优势转化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力量;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践行‘六个坚持’,让青春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绽放光彩。”
云南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汤兰艳同学激动地说:“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既为国家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心潮澎湃,也对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认识。我将以全会精神为行动指南,努力深耕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扎根云岭大地,把所学所长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教师王宝娟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当好“研读者”,率先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上增进认同;其次要当好“传播者”,将全会精神核心要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生动案例与透彻说理,向学生讲清楚“中国之治”背后的成功密码,引导他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伟业中找准自身定位。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太安提出:“作为涉农高职院校,我们将紧扣全会精神,锚定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优化专业结构,强化现代农业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特色专业群建设,培育懂技术、善创新的涉农人才,矢志强农报国,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地方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职教力量。”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邓祖波表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能源类高职院校,将立足云南禀赋、紧扣发展定位,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能源企业与行业一线教学,全力打造兼具实践深度与产业温度的“行走的思政课”,探索构建“思政+能源专业”融合体系,培养懂技术、敢担当、能扎根、善服务的能源类高技能人才。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马志宇提出,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锚定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规划和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密对接云南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着力塑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办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字一句间让我们深刻感悟到初心的千钧重量”,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杨永黎表示,公报中包含了许多生动素材,作为思政课教师将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赵志伟表示,未来将按照全会既定的方向重点做好两方面规划:一是深化产教融合,紧密对接国家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二是创新育人模式,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项目实践与技术服务中锤炼学生工匠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培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AI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师洛桑央宗表示:“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站在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技能人才的第一线,我将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紧密对接滇西地区文旅、生态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既懂理论、又精技艺,更能扎根高原、服务乡土的实干型人才。”
“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为我们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和遵循”,西双版纳州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州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黄桂琼表示:“我深刻意识到,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如何提高教师的稳定性和专业水平,如何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仍然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将始终围绕全会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为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左圆虹表示:“作为扎根讲台的青年思政课教师,目睹五年规划制度推动神州巨变的实践伟力,深切的自豪感激荡胸怀,更觉责任重如山。我将化规划文本为育人素材,以‘历史坐标系’解析制度密码,将全会提出的创新理论解码成鲜活教材,让理论之光穿透课本,在青年心田培植制度自信的幼苗。”
全国先进工作者、昆明市五华区新萌学校副书记代建荣表示:“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我将‘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特殊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平台,满足更多特殊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南省教育厅 供稿
https://m.yunnan.cn/system/2025/10/24/0336996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