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理工大学胡煜昭教授课题组、澳大利亚CSIRO(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矿产资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刘卫华研究员与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首席专家张桂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合作,在卡林型金矿床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Reveal 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of Carlin-style Gold Deposits in Lannigou Goldfields, Southwestern Guizhou, China》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矿床学Top期刊《Economic Geology》上。昆明理工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云南省矿产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胡煜昭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学校多名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加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黄金深部找矿项目的资助。

地震勘探是最为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探测深度大、精度高,随着其施工和数据处理成本的逐渐降低,已开始在世界矿业强国得到应用。胡煜昭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沉积盆地金属矿床研究及地震勘探。在本次和以往的研究中,课题组首次利用高精度地震勘探资料查明了南盘江盆地万米以浅构造-地层格架,发现多条隐伏含矿断裂和古油藏,否定了南盘江盆地深部存在大规模岩浆岩体的推测。在基础地质方面,巧妙地厘定了南盘江盆地的构造反转时限(248-246Ma)。在成矿方面,系统论证了盆地尺度构造、沉积、油气藏对卡林型金矿床形成的贡献,揭示了南盘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机理与美国同类矿床的岩浆成因存在着较大差异,创新和丰富了卡林型金矿成矿理论。在找矿方面,将烂泥沟成矿带延长了9千米,并在深部发现新的含矿构造,扩大了找矿空间。在1500米以浅的可采矿范围,为矿业企业预测了多个找矿靶区,有的目标已被钻探验证。

该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著名矿床学家、Economic Geology主编Larry Meinert教授的高度赞赏,认为该项工作对经济地质是一个杰出贡献(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d in making this an excellen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eology)。
成果链接:doi:https://doi.org/10.5382/econgeo.4916
(供稿:国资学院)